诉讼时效一般规定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在该期间届满后义务人获得抗辩权。设立诉讼时效制度,主要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稳定生活秩序、维护法律秩序与交易安全。关于诉讼时效的一般规定,主要包括诉讼时效期间的时长、诉讼时效届满后的法律后果、诉讼时效法定、法院对其的适用规则以及仲裁时效对其的准用。
诉讼时效起算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即诉讼时效期间从何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算。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因法定事由的存在使诉讼时效停止进行,待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的制度。诉讼时效中断,是指诉讼时效期间进行过程中,出现了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等法定事由,从而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消灭,重新计算期间的制度。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民法上的权利以其作用方式为标准,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及形成权。支配权、抗辩权、形成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通说认为,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但由于产生请求权的基础权利不同,请求权的种类也不同,主要有债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知识产权请求权等。债权请求权以财产利益为内容,不具支配性,若权利人长期怠于行使权利,法律关系会处于不确定状态,不利于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稳定,故债权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但特殊情形除外。
来源:法律出版社